回顾2025年1月,市场整体走势概括为大幅回落继而震荡调整。1月上旬,市场大幅调整;1月中下旬,市场体现出盘整格局。原因包含以下几点:
1月上旬,市场大幅调整。首先,2024年12月相关政策出台后,市场没有形成上市公司业绩反弹的一致性预期。同时由于2025年1月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在稳汇率的外在影响下,国内投资者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难以进行节奏判断。其次,退市新政于2025年正式开始实施,叠加众多上市公司在1月份进行业绩预披露,悲观情绪和隐忧在短期内发酵。综上,在业绩、估值和情绪的三重影响下,市场在2025年1月上旬进行了大幅调整。
1月中旬至春节前,市场逐渐企稳。首先,经过1月上旬的大幅回调,上证指数最低调整至3150点附近。3200点以下,国内叠加国外的机构型资金进行了边际增持,为指数的企稳提供可能性。其次,伴随算力的不断提升和模型优化,AI的各种垂类应用(人形机器人、AI Agent、AI教育/医疗等)逐渐落地,相关行业的爆发式增长预期,也为指数的企稳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推动。
2025年2月,预期指数仍将在3200点至3500点之间震荡。但是,2月整月至3月上旬,行业结构之间会出现显著区别:
市场整体维持箱体震荡的原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托底为主而非强烈刺激的政策预期下,市场并无过多上冲动力,防御为主;第二,货币政策短期内虽然难以判断宽松的具体节奏,但宽松的中期方向仍相对明确,市场向下调整的动力和空间也相对有限。
行业结构方面,红利+科技仍是相对看好的行业和方向:一方面,伴随长久期利率债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权益市场对标的行业主要集中于红利类资产;从股息率角度来看,部分行业股息率维持在5%左右,在股息发放期间具备良好的套利空间。红利类资产的市值水平相对较高,短期内免受退市新规的不利冲击。另一方面,我们认为Deep Seek的影响是显著且深远的。Deep Seek的进一步优化与适配,对于垂类应用都会带来几何级数的正面推动,既体现在应用成本的几何级数下降,同时也体现在应用数量的几何级数抬升。因此,科技特别是AI垂类应用相关的科技类行业和上市公司,也许会成为2025年贯穿全年的投资方向。(文/格林宏观回报混合基金经理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