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格林视点  > 正文

格林基金李会忠:战略性看多中国股票市场
时间:2023-09-19

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看,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依旧显著,人才红利方兴未艾。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9.8亿人,劳动参与率75%左右,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印度仅51%左右)。得益于此,预计2050年以前中国仍将是世界上劳动力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4倍左右,但其产出效率是它们的3倍以上。因为劳动力成本占产出的比例有限,显然生产效率才真正重要。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优势来自于更多的资本投入(如自动化、智能化的高端设备等)、更好的人力资本获取(如大学教育普及、职业培训等)、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如经验积累等)以及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这些优势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被超越和取代。另外,我国的人才红利方兴未艾。当前我国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约5759.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仅4%左右,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在40%以上。当前我国本科入学人数约占同龄人口的29%并呈逐年上升态势,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势必直接带来人才红利。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势必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活力。1990-2017年,科技进步对全国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48.97%,当前,该贡献率更是超过60%。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技术进步导致低端产业向外转移是自然而然的事,并不代表人口红利消失。人口红利消失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普通劳动者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社会失业率维持低位;二是国家在向高端产业跃迁的过程中,高端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消失。我国当前的国际比较优势强劲,企业获得劳动力依然容易,显然人口红利并未消失。科技进步过快带来的是结构型失业阶段性高企,但经过阵痛期后,科技将以更快的速度进步,社会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我们以美国为例来理解这个现象,1800年前后,美国约有75%至80%的人口从事农业,机械化的到来使得机器大规模替代了农民。但失业后的农民直接推动了制造业、服务业、信息产业的诞生和发展,现在绝大部分美国人都从事这些行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仅占1.4%。机械化产生的工作替换不是危机,而是一种进步。中国在发展大潮中,也会面临类似阶段,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愈加光明。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科技进步的后发优势明显。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新兴领域,我们凭借规模优势快速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和技术迭代,科技进步的拦截效应明显。对于卡脖子关键技术,我们的追赶效应显著,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得突破,对自主研发芯片取得技术突破充满信心。广阔的科技进步前景,势必带来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

中国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社会组织体系运转高效、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中国人勤劳智慧,这些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条件。纵观全球,你会发现中国是全球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高效的新型举国体制,使得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拥有比西方传统市场经济体制更高的综合效率,特别适合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实现战略突围。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强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产业集群分布广泛、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为培育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创造了必要条件,这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聪明的民族,这使得中国企业微观层面的组织效率明显优于其他国家,很多需要大量员工紧密合作才能够完成生产的现代化工厂,很难在其他国家进行复制。中国的企业家们,经过多年的历练,企业家精神愈加炉火纯青,视野和格局更加宽阔,创造的企业越来越有基业常青的内核。综上缘由,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发展具有周期性,当前的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们必将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只有站在更高的视角和格局下,才能把将来看得更透彻。基于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以及当前国内股市的较低估值水平,我们战略性看多中国股票市场。企业竞争短期看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看则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将擦亮眼睛,买入并长期持有那些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好公司;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努力摒弃市场噪音,真正进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境界。当前股市虽暂时不及预期,但政策组合拳已不断出台,预计经济上“惠风和畅百花绽,盛世华章谱新篇”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相信股市里“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那天终将到来。(文/格林基金权益投研总监 李会忠)



上一篇:格林基金郑中华:A股的胜率和赔率在进一步抬升
下一篇:格林基金刘冬:当前市场不宜悲观,投资性价比较高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